zzm99


  • Home

  • Tags

  • Categories

  • Archives

  • Search

fopen、fclose、fread、fwrite

Posted on 2019-07-18 | In C++ , 其他 |
Words count in article: 1.4k | Reading time ≈ 5

fope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功能:打开一个特定的文件,并把一个流和这个文件相关联
头文件:#include<stdio.h>
原型:

FILE*fopen(const char *path,const char*mode)

参数说明:
path:是一个字符串,包含欲打开的文件路径及文件名
mode:mode字符串则代表着流形态
r->读,该文件必须存在;
w->打开只写文件,若文件存在则长度清为0,
即该文件内容消失,若不存在则创建该文件
r+->以读/写方式打开文件,该文件必须存在
w+->打开可读/写文件

1
2
3
4
5
6
返回值:

成功:它返回一个指向FILE结构的指针,该结构代表这个新创建的流
(文件顺利打开后,指向该流的文件指针就会被返回)
失败:它就会返回一个空指针,errno会提示问题的性质
(如果文件打开失败,则返回NULL,并把错误代码存在errno中)

ps:应始终检查fopen函数的返回值

例子:

1
2
3
4
5
6
7
FILE*input;
input = fopen("data3", "r");
if (NULL == input)
{
perror("data3");
exit(EXIT_FAILURE);
}


fclose()

1
2
3
4
5
功能:关闭一个流
头文件:#include<stdio.h>
原型:int fclose(FILE*f);
返回值:对于输出流,fclose函数会在文件关闭前刷新缓冲区,
如果它执行成功,fclose返回零值

注意:使用fclose函数就可以把缓冲区内最后剩余的数据输出到内核缓冲区,并释放文件指针和有关的缓冲区


fwrite和fread是以记录为单位的I/O函数,fread和fwrite函数一般用于二进制文件的输入输出。

1
2
3
#include <stdio.h>  
size_t fread(void *ptr, size_t size, size_t nmemb, FILE *stream);
size_t fwrite(const void *ptr, size_t size, size_t nmemb, FILE *stream);
1
2
3
4
5
6
返回值:读或写的记录数,成功时返回的记录数等于nmemb,出错或读到文件末尾时返回的记录
数小于nmemb,也可能返回0。

fread和fwrite用于读写记录,这里的记录是指一串固定长度的字节,比如一个int、一个结构体或者一个定长数组。参数size指出一条记录的长度,而nmemb指出要读或写多少条记录,这些记录在ptr所指的内存空间中连续存放,共占size * nmemb个字节,fread从文件stream中读出size * nmemb个字节保存到ptr中,而fwrite把ptr中的size * nmemb个字节写到文件stream中。

nmemb是请求读或写的记录数,fread和fwrite返回的记录数有可能小于nmemb指定的记录数。例如当前读写位置距文件末尾只有一条记录的长度,调用fread时指定nmemb为2,则返回值为1。如果当前读写位置已经在文件末尾了,或者读文件时出错了,则fread返回0。如果写文件时出错了,则fwrite的返回值小于nmemb指定的值。下面的例子由两个程序组成,一个程序把结构体保存到文件中,另一个程序和从文件中读出结构体

fread和fwrite的例子程序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 -------------------writerec.c---------------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struct record {
char name[10];
int age;
};
int main(void)
{
struct record array[2] = {{"Ken", 24}, {"Knuth", 28}};
FILE *fp = fopen("recfile", "w");
if (fp == NULL) {
perror("Open file recfile");
exit(1);
}
fwrite(array, sizeof(struct record), 2, fp);
fclose(fp);
return 0;
}

/* -------------------readrec.c-----------------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struct record {
char name[10];
int age;
};
int main(void)
{
struct record array[2];
FILE *fp = fopen("recfile", "r");
if (fp == NULL) {
perror("Open file recfile");
exit(1);
}
fread(array, sizeof(struct record), 2, fp);
printf("Name1: %s\tAge1: %d\n", array[0].name, array[0].age);
printf("Name2: %s\tAge2: %d\n", array[1].name, array[1].age);
fclose(fp);
return 0;
}
1
2
$ gcc writerec.c -o writerec
$ gcc readrec.c -o readrec

发现生成的文件recfile不能直接打开。

原因:我们把一个struct record结构体看作一条记录,由于结构体中有填充字节,每条记录占16字节,
把两条记录写到文件中共占32字节。该程序生成的recfile文件是二进制文件而非文本文件,因为其
中不仅保存着字符型数据,还保存着整型数据24和28(在od命令的输出中以八进制显示为030和034)。
注意,直接在文件中读写结构体的程序是不可移植的,如果在一种平台上编译运行writebin.c程序,
把生成的recfile文件拷到另一种平台并在该平台上编译运行readbin.c程序,则不能保证正确读出
文件的内容,因为不同平台的大小端可能不同(因而对整型数据的存储方式不同),结构体的填充方式
也可能不同(因而同一个结构体所占的字节数可能不同,age成员在name成员之后的什么位置也可能不同)。
通过readrec程序读取文件recfile的内容,说明writerec程序的确记录成功写入recfile中。

从recfile读出的内容如下:           
Name1: Ken    Age1: 24          
Name2: Knuth  Age2: 28          

fwrite和fread的应用举例:

1.将一个字符串写入文件:

1
2
char *str="hello,I am a test program!";
fwrite(str,sizeof(char),strlen(str),fp)

2.将一个字符数组写入文件:

1
2
char str[]={'a','b','c','d','e'};
fwrite(str,sizeof(char),sizeof(str),fp)

3.将一个整型数组写入文件:

1
int a[]={12,33,23,24,12};

先计算数组元素个数nmemb,之后
1
fwrite(a,sizeof(int),nmemb,fp)
注:由于程序生成的文件是二进制文件而非文本文件,因此,不用机器,整数的表达不同,
    所以无法直接打开生成文件。可通过fread函数检验数据是否写入文件。

sdtout、stderr

Posted on 2019-07-18 | In C++ , 其他 |
Words count in article: 335 | Reading time ≈ 1

stdout(标准输出),输出方式是行缓冲。输出的字符会先存放在缓冲区,等按下回车键时才进行实际的I/O操作。

stderr(标准错误),是不带缓冲的,这使得出错信息可以直接尽快地显示出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while(1)
{
fprintf(stdout,"Group");
fprintf(stderr,"XiyouLinux");
getchar();
}
}

在Linux环境下我们可以发现第一次会输出XiYouLinuxGroup,是因为stdout将输出的Group放到了缓冲区当中直到程序结束在将缓冲区中的数据刷新出来。

那么我们再看下一个例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while(1)
{
fprintf(stdout,"Group\n");
fprintf(stderr,"XiyouLinux");
getchar();
}
}

输出结果为

1
2
Group
XiYouLinux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属于stdout输出的第二种情况即遇到换行符(“\n”)时输出,因此在本例中顺序输出了该结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int i;
for(i=1;i<=100000;i++)
{
fprintf(stdout,"Group");
fprintf(stderr,"XiYouLinux\n");
}
}

在电脑上面会一直输出末尾换行的XiYouLinux,直到stdout输出的字母数累计到1024后将这1024个字母输出,然后继续将末尾换行的XiYouLinux输出,接着等存够1024输出,如此反复直到程序结束,将缓冲区中的剩余字母输出。

exit() 与 _exit()

Posted on 2019-07-18 | In C++ , 其他 |
Words count in article: 282 | Reading time ≈ 1

当需要结束一个进程的时候,可以使用exit()函数或_exit()函数来终止该进程。当程序运行到exit()函数或_exit()函数时,进程会无条件停止剩下的所有操作,并进行清理工作,最终将进程停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头文件:#include<stdlib.h>

函数原型:void exit(int status)

函数参数:status 表示让进程结束时的状态,默认使用0表示正常结束

返回值:无

 

头文件:#include<unistd.h>

函数原型:void _exit(int status)

函数参数:status 同exit()函数

返回值:无

_exit()函数的作用最为简单:直接使进程终止运行,清除其使用的内存空间,并销毁其在内核中的各种数据结构;

exit()函数在调用exit系统调用之前要检查文件的打开情况,把文件缓冲区中的内容写回文件,就是”清理I/O缓冲“。

示例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argv[])
{
       printf("one!");
       //exit(0);//print one!
       _exit(0);//print nothing
       printf("two!\n");
       return 0;
}

markdown写公式(LaTex规则)

Posted on 2019-07-18 | In 其他 |
Words count in article: 2 | Reading time ≈ 1

教程

github拉取代码时候出现 Permission denied (publickey).

Posted on 2019-07-18 | In 其他 |
Words count in article: 60 | Reading time ≈ 1

原因一:网络不行(常见原因)

检查:

cmd输入ping github.com

1

原因二:ssh证书过期/换了另一个网

解决方法:新建新证书覆盖旧证书,并将新证书在GitHub中加入允许行列

Git:将已有的项目添加到github

Posted on 2019-07-18 | In 其他 |
Words count in article: 797 | Reading time ≈ 2

Git:将已有的项目添加到github

1. 目标:

把本地已经存在的项目,推送到github服务端,实现共享。

2. 实现步骤:

(1). 先从github创建一个空的仓库

先从github创建一个空的仓库,并复制链接地址

(2). 初始化本地仓库,并提交内容到本地

需要先打开 命令行终端,然后通过 cd 命令切换到需要添加到github 的项目的目录下,然后依次执行如下命令, 具体命令及其含义如下:

1). touch README.md
创建说明文档,

2). git init
初始化本地仓库

3). git add .
添加全部已经修改的文件,准备commit 提交 该命令效果等同于 Git add -A

4). git commit -m ‘提交说明’
将修改后的文件提交到本地仓库,如:git commit -m ‘增加README.md说明文档’

(3). 连接到远程仓库,并将代码同步到远程仓库

1). git remote add origin 远程仓库地址

连接到远程仓库并为该仓库创建别名 , 别名为origin . 这个别名是自定义的,通常用origin ;

远程仓库地址,就是你自己新建的那个仓库的地址。

如:git remote add origin https://github.com/CnPeng/MyCustomAlertDialog.git

这段代码的含义是: 连接到github上https://github.com/CnPeng/MyCustomAlertDialog.git 这个仓库,并创建别名为origin . (之后push 或者pull 的时候就需要使用到这个 origin 别名)

2). git push -u origin master

创建一个 upStream (上传流),并将本地代码通过这个 upStream 推送到 别名为 origin 的仓库中的 master 分支上

-u ,就是创建 upStream 上传流,如果没有这个上传流就无法将代码推送到 github;同时,这个 upStream 只需要在初次推送代码的时候创建,以后就不用创建了

另外,在初次 push 代码的时候,可能会因为网络等原因导致命令行终端上的内容一直没有变化,耐心等待一会就好。

(4). 继续修改本地代码,然后提交并推送到github

做完上面三个步骤之后,就实现了将本地代码同步到github的功能,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继续修改代码,然后提交并推送到github

1). git add .
添加全部修改的代码,准备提交

2). git commit -m ‘提交说明’
将修改后的代码先提交到本地仓库

3). git pull

如果是多人协作开发的话,一定要先 pull ,将 github 的代码拉取到本地,这样在 merge 解决冲突的时候稍微简便些。
默认拉取到 master分支(如果只是自己做这个项目,可以忽略pull)

4). git push
将代码推送到 github , 默认推送到 别名为 origin 的仓库中的 master 分支上。

5). 注意事项:

如果有多个远程仓库 或者 多个分支, 并且需要将代码推送到指定仓库的指定分支上,那么在 pull 或者 push 的时候,就需要 按照下面的格式书写:

git pull 仓库别名 仓库分支名
git push 仓库别名 仓库分支名

解决git push大小限制

Posted on 2019-07-18 | In 其他 |
Words count in article: 93 | Reading time ≈ 1

Symptoms

When users try to run “git push” the following error message is shown:

1
2
3
4
5
6
7
8
9
$ git push
Counting objects: 2332669, done.
Delta compression using up to 16 threads.
Compressing objects: 100% (360818/360818), done.
error: RPC failed; result=22, HTTP code = 411
fatal: The remote end hung up unexpectedly
Writing objects: 100% (2332669/2332669), 483.30 MiB | 114.26 MiB/s, done.
Total 2332669 (delta 1949888), reused 2330461 (delta 1949349)
fatal: The remote end hung up unexpectedly

Resolution

Increase the Git buffer size to the largest individual file size of your repo:

git config --global http.postBuffer 157286400

excel-公式教程

Posted on 2019-07-18 | In excel |
Words count in article: 1.8k | Reading time ≈ 6

公式入门

基础知识:使用 Excel 进行数学计算

你可以在 Excel 中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无需使用任何内置函数。只需使用部分基本运算符:+、-、*、/。所有公式均以等号 (=) 开头。

若要相加,选择单元格 F3,键入 =C3+C4,然后按 Enter。
若要相减,选择单元格 F4,键入 =C3-C4,然后按 Enter。
若要相乘,选择单元格 F3,键入 =C3*C4,然后按 Enter。
若要相除,选择单元格 F3,键入 =C3/C4,然后按 Enter。

有关公式、单元格和区域的详细信息

1
2
3
4
5
公式可包含单元格引用、单元格引用范围、运算符和常数。以下均为公式的示例:

=A1+B1
=10+20
=SUM(A1:A10)

你会注意到,上面的第三个示例中使用了 SUM 函数。函数是预先构建的命令,可采用一个值或多个值,以特定方式进行计算并返回结果。例如,SUM 函数采用单元格引用或指定区域,并对它们求和。在此示例中,它使用单元格 A1 到 A10,并对它们求和。Excel 拥有 400 多个函数,你可以在“公式”选项卡上进行浏览。

带有函数的公式以等号开头,随后是函数名称,后接用括号括起来的参数(函数用于计算的值)。

按 Enter 即可确认公式。执行该操作后,公式将进行计算,结果将显示在单元格中。若要查看公式本身,可查看功能区下方的编辑栏,或按 F2 进入“编辑”模式,你将在单元格中看到公式。再次按 Enter 完成公式并计算结果。

Read more »

excel-数据透视表教程

Posted on 2019-07-18 | In excel |
Words count in article: 670 | Reading time ≈ 2

什么是数据透视表?

在最基本形式中,数据透视表获取数据并进行汇总,这样人们能够了解数字含义,而无需键入任何公式!

制作第一个数据透视表

如果以下图中的数据来创建一个数据透视表

Read more »

excel基础知识2

Posted on 2019-07-18 | In excel |
Words count in article: 1.3k | Reading time ≈ 4

对数字求和

使用公式SUM或者SUMIF或者按Alt+=并按Enter

SUM公式语法示例:=SUM(D4:D7)

SUMIF公式语法示例: =SUMIF(D11:D15,">50")

SUM的特殊用法:=SUM(D48,G48:G51,100)

上述公式中使用了下列内容:

  • 单个单元格引用,它是单元格的“地址”或“名称”。上述公式中,D48 是单个单元格引用。
  • 单元格范围,这是一系列单元格,从一个单元格开始并以另一个单元格结束。公式中 G48:G51 是单元格范围。
  • 常量。该公式中的常量是数字 100。
    Read more »
1…192021…38
zzm99

zzm99

372 posts
40 categories
3 tags
GitHub
0%
© 2020 zzm99 | Site words total count: 409.1k
Powered by Hexo
|
Theme — NexT.Gemini v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