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m99


  • Home

  • Tags

  • Categories

  • Archives

  • Search

Java 序列化

Posted on 2019-06-11 | In java , 基础知识 |
Words count in article: 902 | Reading time ≈ 3

Java 序列化

Java 提供了一种对象序列化的机制,该机制中,一个对象可以被表示为一个字节序列,该字节序列包括该对象的数据、有关对象的类型的信息和存储在对象中数据的类型。

将序列化对象写入文件之后,可以从文件中读取出来,并且对它进行反序列化,也就是说,对象的类型信息、对象的数据,还有对象中的数据类型可以用来在内存中新建对象。

整个过程都是 Java 虚拟机(JVM)独立的,也就是说,在一个平台上序列化的对象可以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平台上反序列化该对象。

类 ObjectInputStream 和 ObjectOutputStream 是高层次的数据流,它们包含反序列化和序列化对象的方法。

假设我们定义了如下的Employee类,该类实现了Serializable 接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public class Employee implements java.io.Serializable
{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String address;
public transient int SSN;
public int number;
public void mailCheck()
{
System.out.println("Mailing a check to " + name
+ " " + address);
}
}

请注意,一个类的对象要想序列化成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该类必须实现 java.io.Serializable 对象。

该类的所有属性必须是可序列化的。如果有一个属性不是可序列化的,则该属性必须注明是短暂的(transient)。

如果你想知道一个 Java 标准类是否是可序列化的,请查看该类的文档。检验一个类的实例是否能序列化十分简单, 只需要查看该类有没有实现 java.io.Serializable接口。

序列化对象

ObjectOutputStream 类用来序列化一个对象,如下的 SerializeDemo 例子实例化了一个 Employee 对象,并将该对象序列化到一个文件中。

该程序执行后,就创建了一个名为 employee.ser 文件。该程序没有任何输出,但是你可以通过代码研读来理解程序的作用。

注意: 当序列化一个对象到文件时, 按照 Java 的标准约定是给文件一个 .ser 扩展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Serialize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
Employee e = new Employee();
e.name = "Reyan Ali";
e.address = "Phokka Kuan, Ambehta Peer";
e.SSN = 111222333;
e.number = 101;
try
{
FileOutputStream fileOut =
new FileOutputStream("/tmp/employee.ser");
ObjectOutputStream out = new ObjectOutputStream(fileOut);
out.writeObject(e);
out.close();
fileOut.close();
System.out.printf("Serialized data is saved in /tmp/employee.ser");
}catch(IOException i)
{
i.printStackTrace();
}
}
}

反序列化对象

下面的 DeserializeDemo 程序实例了反序列化,/tmp/employee.ser 存储了 Employee 对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Deserialize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
Employee e = null;
try
{
FileInputStream fileIn = new FileInputStream("/tmp/employee.ser");
ObjectInputStream in = new ObjectInputStream(fileIn);
e = (Employee) in.readObject();
in.close();
fileIn.close();
}catch(IOException i)
{
i.printStackTrace();
return;
}catch(ClassNotFoundException c)
{
System.out.println("Employee class not found");
c.printStackTrace();
return;
}
System.out.println("Deserialized Employee...");
System.out.println("Name: " + e.name);
System.out.println("Address: " + e.address);
System.out.println("SSN: " + e.SSN);
System.out.println("Number: " + e.number);
}
}
1
2
3
4
5
Deserialized Employee...
Name: Reyan Ali
Address:Phokka Kuan, Ambehta Peer
SSN: 0
Number:101

这里要注意以下要点:

readObject() 方法中的 try/catch代码块尝试捕获 ClassNotFoundException 异常。对于 JVM 可以反序列化对象,它必须是能够找到字节码的类。如果JVM在反序列化对象的过程中找不到该类,则抛出一个 ClassNotFoundException 异常。

注意,readObject() 方法的返回值被转化成 Employee 引用。

当对象被序列化时,属性 SSN 的值为 111222333,但是因为该属性是短暂的,该值没有被发送到输出流。所以反序列化后 Employee 对象的 SSN 属性为 0。 (声明时带transient)

Java 泛型

Posted on 2019-06-11 | In java , 基础知识 |
Words count in article: 1.6k | Reading time ≈ 6

Java 泛型

泛型提供了编译时类型安全检测机制,该机制允许程序员在编译时检测到非法的类型。

泛型的本质是参数化类型,也就是说所操作的数据类型被指定为一个参数。

假定我们有这样一个需求:写一个排序方法,能够对整型数组、字符串数组甚至其他任何类型的数组进行排序,该如何实现?
答案是可以使用 Java 泛型。
使用 Java 泛型的概念,我们可以写一个泛型方法来对一个对象数组排序。然后,调用该泛型方法来对整型数组、浮点数数组、字符串数组等进行排序。

泛型方法

你可以写一个泛型方法,该方法在调用时可以接收不同类型的参数。根据传递给泛型方法的参数类型,编译器适当地处理每一个方法调用。

下面是定义泛型方法的规则:

  • 所有泛型方法声明都有一个类型参数声明部分(由尖括号分隔),该类型参数声明部分在方法返回类型之前。
  • 每一个类型参数声明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类型参数,参数间用逗号隔开。一个泛型参数,也被称为一个类型变量,是用于指定一个泛型类型名称的标识符。
  • 类型参数能被用来声明返回值类型,并且能作为泛型方法得到的实际参数类型的占位符。
  • 泛型方法体的声明和其他方法一样。注意类型参数只能代表引用型类型,不能是原始类型(像int,double,char的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public class GenericMethodTest
{
// 泛型方法 printArray
public static < E > void printArray( E[] inputArray )
{
// 输出数组元素
for ( E element : inputArray ){
System.out.printf( "%s ", element );
}
System.out.printl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
// 创建不同类型数组: Integer, Double 和 Character
Integer[] intArray = { 1, 2, 3, 4, 5 };
Double[] doubleArray = { 1.1, 2.2, 3.3, 4.4 };
Character[] charArray = { 'H', 'E', 'L', 'L', 'O' };

System.out.println( "整型数组元素为:" );
printArray( intArray ); // 传递一个整型数组

System.out.println( "\n双精度型数组元素为:" );
printArray( doubleArray ); // 传递一个双精度型数组

System.out.println( "\n字符型数组元素为:" );
printArray( charArray ); // 传递一个字符型数组
}
}
1
2
3
4
5
6
7
8
整型数组元素为:
1 2 3 4 5

双精度型数组元素为:
1.1 2.2 3.3 4.4

字符型数组元素为:
H E L L O

有界的类型参数:

可能有时候,你会想限制那些被允许传递到一个类型参数的类型种类范围。例如,一个操作数字的方法可能只希望接受Number或者Number子类的实例。这就是有界类型参数的目的。

要声明一个有界的类型参数,首先列出类型参数的名称,后跟extends关键字,最后紧跟它的上界。

实例
下面的例子演示了”extends”如何使用在一般意义上的意思”extends”(类)或者”implements”(接口)。该例子中的泛型方法返回三个可比较对象的最大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public class MaximumTest
{
// 比较三个值并返回最大值
public static <T extends Comparable<T>> T maximum(T x, T y, T z)
{
T max = x; // 假设x是初始最大值
if ( y.compareTo( max ) > 0 ){
max = y; //y 更大
}
if ( z.compareTo( max ) > 0 ){
max = z; // 现在 z 更大
}
return max; // 返回最大对象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
System.out.printf( "%d, %d 和 %d 中最大的数为 %d\n\n",
3, 4, 5, maximum( 3, 4, 5 ) );

System.out.printf( "%.1f, %.1f 和 %.1f 中最大的数为 %.1f\n\n",
6.6, 8.8, 7.7, maximum( 6.6, 8.8, 7.7 ) );

System.out.printf( "%s, %s 和 %s 中最大的数为 %s\n","pear",
"apple", "orange", maximum( "pear", "apple", "orange" ) );
}
}
1
2
3
4
5
3, 4 和 5 中最大的数为 5

6.6, 8.8 和 7.7 中最大的数为 8.8

pear, apple 和 orange 中最大的数为 pear

泛型类

泛型类的声明和非泛型类的声明类似,除了在类名后面添加了类型参数声明部分。

和泛型方法一样,泛型类的类型参数声明部分也包含一个或多个类型参数,参数间用逗号隔开。一个泛型参数,也被称为一个类型变量,是用于指定一个泛型类型名称的标识符。因为他们接受一个或多个参数,这些类被称为参数化的类或参数化的类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public class Box<T> {

private T t;

public void add(T t) {
this.t = t;
}

public T get() {
return 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ox<Integer> integerBox = new Box<Integer>();
Box<String> stringBox = new Box<String>();

integerBox.add(new Integer(10));
stringBox.add(new String("菜鸟教程"));

System.out.printf("整型值为 :%d\n\n", integerBox.get());
System.out.printf("字符串为 :%s\n", stringBox.get());
}
}

类型通配符

1
1. 类型通配符一般是使用?代替具体的类型参数。例如 List<?> 在逻辑上是List<String>,List<Integer> 等所有List<具体类型实参>的父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Generic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String> name = new ArrayList<String>();
List<Integer> age = new ArrayList<Integer>();
List<Number> number = new ArrayList<Number>();

name.add("icon");
age.add(18);
number.add(314);

getData(name);
getData(age);
getData(number);

}

public static void getData(List<?> data) {
System.out.println("data :" + data.get(0));
}
}
  1. 类型通配符上限通过形如List来定义,如此定义就是通配符泛型值接受Number及其下层子类类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Generic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String> name = new ArrayList<String>();
List<Integer> age = new ArrayList<Integer>();
List<Number> number = new ArrayList<Number>();

name.add("icon");
age.add(18);
number.add(314);

//getUperNumber(name);//1
getUperNumber(age);//2
getUperNumber(number);//3

}

public static void getData(List<?> data) {
System.out.println("data :" + data.get(0));
}

public static void getUperNumber(List<? extends Number> data) {
System.out.println("data :" + data.get(0));
}
}

解析: 在(//1)处会出现错误,因为getUperNumber()方法中的参数已经限定了参数泛型上限为Number,所以泛型为String是不在这个范围之内,所以会报错

  1. 类型通配符下限通过形如 List<? super Number>来定义,表示类型只能接受Number及其三层父类类型,如 Object 类型的实例。

Java 集合框架

Posted on 2019-06-06 | In java , 基础知识 |
Words count in article: 542 | Reading time ≈ 1

Java 集合框架

就是java提供的一些高性能框架,可以减少重复造轮子

集合框架被设计成要满足以下几个目标。

  • 该框架必须是高性能的。基本集合(动态数组,链表,树,哈希表)的实现也必须是高效的。

  • 该框架允许不同类型的集合,以类似的方式工作,具有高度的互操作性。

  • 对一个集合的扩展和适应必须是简单的。

为此,整个集合框架就围绕一组标准接口而设计。你可以直接使用这些接口的标准实现,诸如: LinkedList, HashSet, 和 TreeSet 等,除此之外你也可以通过这些接口实现自己的集合。

集合框架是一个用来代表和操纵集合的统一架构。所有的集合框架都包含如下内容:

  • 接口:是代表集合的抽象数据类型。例如 Collection、List、Set、Map 等。之所以定义多个接口,是为了以不同的方式操作集合对象

  • 实现(类):是集合接口的具体实现。从本质上讲,它们是可重复使用的数据结构,例如:ArrayList、LinkedList、HashSet、HashMap。

  • 算法:是实现集合接口的对象里的方法执行的一些有用的计算,例如:搜索和排序。这些算法被称为多态,那是因为相同的方法可以在相似的接口上有着不同的实现。

Java 集合框架提供了一套性能优良,使用方便的接口和类,java集合框架位于java.util包中, 所以当使用集合框架的时候需要进行导包。

  • Java集合框架为程序员提供了预先包装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来操纵他们。

  • 集合是一个对象,可容纳其他对象的引用。集合接口声明对每一种类型的集合可以执行的操作。

  • 集合框架的类和接口均在java.util包中。

  • 任何对象加入集合类后,自动转变为Object类型,所以在取出的时候,需要进行强制类型转换。

Java 数据结构

Posted on 2019-06-06 | In java , 基础知识 |
Words count in article: 2.4k | Reading time ≈ 11

Java 数据结构

Java工具包提供了强大的数据结构。在Java中的数据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接口和类:

  • 枚举(Enumeration)
  • 位集合(BitSet)
  • 向量(Vector)
  • 栈(Stack)
  • 字典(Dictionary)
  • 哈希表(Hashtable)
  • 属性(Properties)

枚举(Enumeration)

Enumeration接口中定义了一些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枚举(一次获得一个)对象集合中的元素。这种传统接口已被迭代器取代,虽然Enumeration 还未被遗弃,但在现代代码中已经被很少使用了。尽管如此,它还是使用在诸如Vector和Properties这些传统类所定义的方法中,除此之外,还用在一些API类,并且在应用程序中也广泛被使用。

Enumeration声明的方法:

  • boolean hasMoreElements( )测试此枚举是否包含更多的元素。

  • Object nextElement( )如果此枚举对象至少还有一个可提供的元素,则返回此枚举的下一个元素。

以下实例演示了Enumeration的使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import java.util.Vector;
import java.util.Enumeration;

public class EnumerationTest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Enumeration<String> days;
Vector<String> dayNames = new Vector<String>();
dayNames.add("Sunday");
dayNames.add("Monday");
dayNames.add("Tuesday");
dayNames.add("Wednesday");
dayNames.add("Thursday");
dayNames.add("Friday");
dayNames.add("Saturday");
days = dayNames.elements();
while (days.hasMoreElements()){
System.out.println(days.nextElement());
}
}
}
1
2
3
4
5
6
7
Sunday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

位集合(BitSet)

一个Bitset类创建一种特殊类型的数组来保存位值。BitSet中数组大小会随需要增加。这和位向量(vector of bits)比较类似。

这是一个传统的类,但它在Java 2中被完全重新设计。

BitSet定义了两个构造方法。

第一个构造方法创建一个默认的对象:

BitSet()
第二个方法允许用户指定初始大小。所有位初始化为0。

BitSet(int size)

下面的程序说明这个数据结构支持的几个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import java.util.BitSet;

public class BitSe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itSet bits1 = new BitSet(16);
BitSet bits2 = new BitSet(16);

// set some bits
for(int i=0; i<16; i++) {
if((i%2) == 0) bits1.set(i);
if((i%5) != 0) bits2.set(i);
}
System.out.println("Initial pattern in bits1: ");
System.out.println(bits1);
System.out.println("\nInitial pattern in bits2: ");
System.out.println(bits2);

// AND bits
bits2.and(bits1);
System.out.println("\nbits2 AND bits1: ");
System.out.println(bits2);

// OR bits
bits2.or(bits1);
System.out.println("\nbits2 OR bits1: ");
System.out.println(bits2);

// XOR bits
bits2.xor(bits1);
System.out.println("\nbits2 XOR bits1: ");
System.out.println(bits2);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Initial pattern in bits1:
{0, 2, 4, 6, 8, 10, 12, 14}

Initial pattern in bits2:
{1, 2, 3, 4, 6, 7, 8, 9, 11, 12, 13, 14}

bits2 AND bits1:
{2, 4, 6, 8, 12, 14}

bits2 OR bits1:
{0, 2, 4, 6, 8, 10, 12, 14}

bits2 XOR bits1:
{}

向量(Vector)

Vector 类实现了一个动态数组。和 ArrayList 很相似,但是两者是不同的:

  • Vector 是同步访问的。
  • Vector 包含了许多传统的方法,这些方法不属于集合框架。
    Vector 主要用在事先不知道数组的大小,或者只是需要一个可以改变大小的数组的情况。

Vector 类支持 4 种构造方法。

第一种构造方法创建一个默认的向量,默认大小为 10:

Vector()
第二种构造方法创建指定大小的向量。

Vector(int size)
第三种构造方法创建指定大小的向量,并且增量用 incr 指定。增量表示向量每次增加的元素数目。

Vector(int size,int incr)
第四种构造方法创建一个包含集合 c 元素的向量:

Vector(Collection c)

下面的程序说明这个集合所支持的几种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Vector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initial size is 3, increment is 2
Vector v = new Vector(3, 2);
System.out.println("Initial size: " + v.size());
System.out.println("Initial capacity: " +
v.capacity());
v.addElement(new Integer(1));
v.addElement(new Integer(2));
v.addElement(new Integer(3));
v.addElement(new Integer(4));
System.out.println("Capacity after four additions: " +
v.capacity());

v.addElement(new Double(5.45));
System.out.println("Current capacity: " +
v.capacity());
v.addElement(new Double(6.08));
v.addElement(new Integer(7));
System.out.println("Current capacity: " +
v.capacity());
v.addElement(new Float(9.4));
v.addElement(new Integer(10));
System.out.println("Current capacity: " +
v.capacity());
v.addElement(new Integer(11));
v.addElement(new Integer(12));
System.out.println("First element: " +
(Integer)v.firstElement());
System.out.println("Last element: " +
(Integer)v.lastElement());
if(v.contains(new Integer(3)))
System.out.println("Vector contains 3.");
// enumerate the elements in the vector.
Enumeration vEnum = v.elements();
System.out.println("\nElements in vector:");
while(vEnum.hasMoreElements())
System.out.print(vEnum.nextElement() + " ");
System.out.println();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Initial size: 0
Initial capacity: 3
Capacity after four additions: 5
Current capacity: 5
Current capacity: 7
Current capacity: 9
First element: 1
Last element: 12
Vector contains 3.

Elements in vector:
1 2 3 4 5.45 6.08 7 9.4 10 11 12

栈(Stack)

栈是Vector的一个子类,它实现了一个标准的后进先出的栈。

堆栈只定义了默认构造函数,用来创建一个空栈。 堆栈除了包括由Vector定义的所有方法,也定义了自己的一些方法。

Stack()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StackDemo {

static void showpush(Stack<Integer> st, int a) {
st.push(new Integer(a));
System.out.println("push(" + a + ")");
System.out.println("stack: " + st);
}

static void showpop(Stack<Integer> st) {
System.out.print("pop -> ");
Integer a = (Integer) st.pop();
System.out.println(a);
System.out.println("stack: " + 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ack<Integer> st = new Stack<Integer>();
System.out.println("stack: " + st);
showpush(st, 42);
showpush(st, 66);
showpush(st, 99);
showpop(st);
showpop(st);
showpop(st);
try {
showpop(st);
} catch (EmptyStack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empty stack");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stack: [ ]
push(42)
stack: [42]
push(66)
stack: [42, 66]
push(99)
stack: [42, 66, 99]
pop -> 99
stack: [42, 66]
pop -> 66
stack: [42]
pop -> 42
stack: [ ]
pop -> empty stack

字典(Dictionary)

Dictionary 类是一个抽象类,用来存储键/值对,作用和Map类相似。

给出键和值,你就可以将值存储在Dictionary对象中。一旦该值被存储,就可以通过它的键来获取它。所以和Map一样, Dictionary 也可以作为一个键/值对列表。

Dictionary类已经过时了。在实际开发中,你可以实现Map接口来获取键/值的存储功能。

Java Map 接口

Map接口中键和值一一映射. 可以通过键来获取值。

  • 给定一个键和一个值,你可以将该值存储在一个Map对象. 之后,你可以通过键来访问对应的值。
  • 当访问的值不存在的时候,方法就会抛出一个NoSuchElementException异常.
  • 当对象的类型和Map里元素类型不兼容的时候,就会抛出一个 ClassCastException异常。
  • 当在不允许使用Null对象的Map中使用Null对象,会抛出一个NullPointerException 异常。
  • 当尝试修改一个只读的Map时,会抛出一个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异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Collections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ap m1 = new HashMap();
m1.put("Zara", "8");
m1.put("Mahnaz", "31");
m1.put("Ayan", "12");
m1.put("Daisy", "14");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 Map Elements");
System.out.print("\t" + m1);
}
}
1
2
Map Elements
{Mahnaz=31, Ayan=12, Daisy=14, Zara=8}

哈希表(Hashtable)

Hashtable是原始的java.util的一部分, 是一个Dictionary具体的实现 。

然而,Java 2 重构的Hashtable实现了Map接口,因此,Hashtable现在集成到了集合框架中。它和HashMap类很相似,但是它支持同步。

像HashMap一样,Hashtable在哈希表中存储键/值对。当使用一个哈希表,要指定用作键的对象,以及要链接到该键的值。

然后,该键经过哈希处理,所得到的散列码被用作存储在该表中值的索引。

Hashtable定义了四个构造方法。第一个是默认构造方法:

Hashtable()
第二个构造函数创建指定大小的哈希表:

Hashtable(int size)
第三个构造方法创建了一个指定大小的哈希表,并且通过fillRatio指定填充比例。

填充比例必须介于0.0和1.0之间,它决定了哈希表在重新调整大小之前的充满程度:

Hashtable(int size,float fillRatio)
第四个构造方法创建了一个以M中元素为初始化元素的哈希表。

哈希表的容量被设置为M的两倍。

Hashtable(Map 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HashTable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Create a hash map
Hashtable balance = new Hashtable();
Enumeration names;
String str;
double bal;

balance.put("Zara", new Double(3434.34));
balance.put("Mahnaz", new Double(123.22));
balance.put("Ayan", new Double(1378.00));
balance.put("Daisy", new Double(99.22));
balance.put("Qadir", new Double(-19.08));

// Show all balances in hash table.
names = balance.keys();
while(names.hasMoreElements()) {
str = (String) names.nextElement();
System.out.println(str + ": " +
balance.get(str));
}
System.out.println();
// Deposit 1,000 into Zara's account
bal = ((Double)balance.get("Zara")).doubleValue();
balance.put("Zara", new Double(bal+1000));
System.out.println("Zara's new balance: " +
balance.get("Zara"));
}
}
1
2
3
4
5
6
7
Qadir: -19.08
Zara: 3434.34
Mahnaz: 123.22
Daisy: 99.22
Ayan: 1378.0

Zara's new balance: 4434.34

属性(Properties)

Properties 继承于 Hashtable.表示一个持久的属性集.属性列表中每个键及其对应值都是一个字符串。

Properties 类被许多Java类使用。例如,在获取环境变量时它就作为System.getProperties()方法的返回值。

Properties 定义如下实例变量.这个变量持有一个Properties对象相关的默认属性列表。

Properties defaults;
Properties类定义了两个构造方法. 第一个构造方法没有默认值。

Properties()
第二个构造方法使用propDefault 作为默认值。两种情况下,属性列表都为空:

Properties(Properties propDefaul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Prop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operties capitals = new Properties();
Set states;
String str;

capitals.put("Illinois", "Springfield");
capitals.put("Missouri", "Jefferson City");
capitals.put("Washington", "Olympia");
capitals.put("California", "Sacramento");
capitals.put("Indiana", "Indianapolis");

// Show all states and capitals in hashtable.
states = capitals.keySet(); // get set-view of keys
Iterator itr = states.iterator();
while(itr.hasNext()) {
str = (String) itr.next();
System.out.println("The capital of " +
str + " is " + capitals.getProperty(str) + ".");
}
System.out.println();

// look for state not in list -- specify default
str = capitals.getProperty("Florida", "Not Found");
System.out.println("The capital of Florida is "
+ str + ".");
}
}
1
2
3
4
5
6
7
The capital of Missouri is Jefferson City.
The capital of Illinois is Springfield.
The capital of Indiana is Indianapolis.
The capital of California is Sacramento.
The capital of Washington is Olympia.

The capital of Florida is Not Found.

Java 包(package)

Posted on 2019-06-06 | In java , 基础知识 |
Words count in article: 1k | Reading time ≈ 3

Java 包(package)

为了更好地组织类,Java 提供了包机制,用于区别类名的命名空间。

就是package说明是一个叫什么的包, 然后要用的时候就要import

包的作用

  1. 把功能相似或相关的类或接口组织在同一个包中,方便类的查找和使用。

  2. 如同文件夹一样,包也采用了树形目录的存储方式。同一个包中的类名字是不同的,不同的包中的类的名字是可以相同的,当同时调用两个不同包中相同类名的类时,应该加上包名加以区别。因此,包可以避免名字冲突。

  3. 包也限定了访问权限,拥有包访问权限的类才能访问某个包中的类。

Java 使用包(package)这种机制是为了防止命名冲突,访问控制,提供搜索和定位类(class)、接口、枚举(enumerations)和注释(annotation)等。

包语句的语法格式为:
package pkg1[.pkg2[.pkg3…]];

例如,一个Something.java 文件它的内容

1
2
3
4
package net.java.util;
public class Something{
...
}

那么它的路径应该是 net/java/util/Something.java 这样保存的。 package(包) 的作用是把不同的 java 程序分类保存,更方便的被其他 java 程序调用。

一个包(package)可以定义为一组相互联系的类型(类、接口、枚举和注释),为这些类型提供访问保护和命名空间管理的功能。

以下是一些 Java 中的包:

  • java.lang-打包基础的类
  • java.io-包含输入输出功能的函数

创建包

创建包的时候,你需要为这个包取一个合适的名字。之后,如果其他的一个源文件包含了这个包提供的类、接口、枚举或者注释类型的时候,都必须将这个包的声明放在这个源文件的开头。

包声明应该在源文件的第一行,每个源文件只能有一个包声明,这个文件中的每个类型都应用于它。

如果一个源文件中没有使用包声明,那么其中的类,函数,枚举,注释等将被放在一个无名的包(unnamed package)中。

例子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创建了一个叫做animals的包。通常使用小写的字母来命名避免与类、接口名字的冲突。

在 animals 包中加入一个接口(interface):

1
2
3
4
5
6
7
/* 文件名: Animal.java */
package animals;

interface Animal {
public void eat();
public void travel();
}

接下来,在同一个包中加入该接口的实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package animals;

/* 文件名 : MammalInt.java */
public class MammalInt implements Animal{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Mammal eats");
}

public void travel(){
System.out.println("Mammal travels");
}

public int noOfLegs(){
return 0;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MammalInt m = new MammalInt();
m.eat();
m.travel();
}
}

然后,编译这两个文件,并把他们放在一个叫做animals的子目录中。 用下面的命令来运行:

1
2
3
4
5
$ mkdir animals
$ cp Animal.class MammalInt.class animals
$ java animals/MammalInt
Mammal eats
Mammal travel

import 关键字

为了能够使用某一个包的成员,我们需要在 Java 程序中明确导入该包。使用 “import” 语句可完成此功能。

在 java 源文件中 import 语句应位于 package 语句之后,所有类的定义之前,可以没有,也可以有多条,其语法格式为:

1
import package1[.package2…].(classname|*);

例子

下面的 payroll 包已经包含了 Employee 类,接下来向 payroll 包中添加一个 Boss 类。Boss 类引用 Employee 类的时候可以不用使用 payroll 前缀,Boss类的实例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package payroll;

public class Boss
{
public void payEmployee(Employee e)
{
e.mailCheck();
}
}

如果 Boss 类不在 payroll 包中又会怎样?Boss 类必须使用下面几种方法之一来引用其他包中的类。

使用类全名描述,例如:

payroll.Employee
用 import 关键字引入,使用通配符 “*”

import payroll.*;
使用 import 关键字引入 Employee 类:

import payroll.Employee;

注意:

类文件中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 import 声明。import 声明必须在包声明之后,类声明之前。

Java 接口

Posted on 2019-06-05 | In java , 基础知识 |
Words count in article: 1.9k | Reading time ≈ 6

Java 接口

接口(英文:Interface),在JAVA编程语言中是一个抽象类型,是抽象方法的集合,接口通常以interface来声明。一个类通过继承接口的方式,从而来继承接口的抽象方法。

接口并不是类,编写接口的方式和类很相似,但是它们属于不同的概念。类描述对象的属性和方法。接口则包含类要实现的方法。

除非实现接口的类是抽象类,否则该类要定义接口中的所有方法。

接口无法被实例化,但是可以被实现。一个实现接口的类,必须实现接口内所描述的所有方法,否则就必须声明为抽象类。另外,在 Java 中,接口类型可用来声明一个变量,他们可以成为一个空指针,或是被绑定在一个以此接口实现的对象。

接口与类相似点:

  • 一个接口可以有多个方法。
  • 接口文件保存在 .java 结尾的文件中,文件名使用接口名。
  • 接口的字节码文件保存在 .class 结尾的文件中。
  • 接口相应的字节码文件必须在与包名称相匹配的目录结构中。

    接口与类的区别:

  • 接口不能用于实例化对象。
  • 接口没有构造方法。
  • 接口中所有的方法必须是抽象方法。
  • 接口不能包含成员变量,除了 static 和 final 变量。
  • 接口不是被类继承了,而是要被类实现。
  • 接口支持多继承。

接口特性

  • 接口中每一个方法也是隐式抽象的,接口中的方法会被隐式的指定为 public abstract(只能是 public abstract,其他修饰符都会报错)。
  • 接口中可以含有变量,但是接口中的变量会被隐式的指定为 public static final 变量(并且只能是 public,用 private 修饰会报编译错误)。
  • 接口中的方法是不能在接口中实现的,只能由实现接口的类来实现接口中的方法。

抽象类和接口的区别

  1. 抽象类中的方法可以有方法体,就是能实现方法的具体功能,但是接口中的方法不行。
  2. 抽象类中的成员变量可以是各种类型的,而接口中的成员变量只能是 public static final 类型的。
  3. 接口中不能含有静态代码块以及静态方法(用 static 修饰的方法),而抽象类是可以有静态代码块和静态方法。
  4. 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而一个类却可以实现多个接口。

接口的声明

接口的声明语法格式如下:

1
2
3
4
[可见度] interface 接口名称 [extends 其他的接口名] {
// 声明变量
// 抽象方法
}

Interface关键字用来声明一个接口。下面是接口声明的一个简单例子。

1
2
3
4
5
6
7
8
9
/* 文件名 : NameOfInterface.java */
import java.lang.*;
//引入包

public interface NameOfInterface
{
//任何类型 final, static 字段
//抽象方法
}

接口有以下特性:

  • 接口是隐式抽象的,当声明一个接口的时候,不必使用abstract关键字。
  • 接口中每一个方法也是隐式抽象的,声明时同样不需要abstract关键字。
  • 接口中的方法都是公有的。

实例

1
2
3
4
5
/* 文件名 : Animal.java */
interface Animal {
public void eat();
public void travel();
}

接口的实现

当类实现接口的时候,类要实现接口中所有的方法。否则,类必须声明为抽象的类。

类使用implements关键字实现接口。在类声明中,Implements关键字放在class声明后面。

实现一个接口的语法,可以使用这个公式:

...implements 接口名称[, 其他接口名称, 其他接口名称...,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文件名 : MammalInt.java */
public class MammalInt implements Animal{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Mammal eats");
}

public void travel(){
System.out.println("Mammal travels");
}

public int noOfLegs(){
return 0;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MammalInt m = new MammalInt();
m.eat();
m.travel();
}
}
1
2
Mammal eats
Mammal travels

重写接口中声明的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规则:

  • 类在实现接口的方法时,不能抛出强制性异常,只能在接口中,或者继承接口的抽象类中抛出该强制性异常。
  • 类在重写方法时要保持一致的方法名,并且应该保持相同或者相兼容的返回值类型。
  • 如果实现接口的类是抽象类,那么就没必要实现该接口的方法。
    在实现接口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规则:

  • 一个类可以同时实现多个接口。

  • 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类,但是能实现多个接口。
  • 一个接口能继承另一个接口,这和类之间的继承比较相似。

接口的继承

一个接口能继承另一个接口,和类之间的继承方式比较相似。接口的继承使用extends关键字,子接口继承父接口的方法。

下面的Sports接口被Hockey和Football接口继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文件名: Sports.java
public interface Sports
{
public void setHomeTeam(String name);
public void setVisitingTeam(String name);
}

// 文件名: Football.java
public interface Football extends Sports
{
public void homeTeamScored(int points);
public void visitingTeamScored(int points);
public void endOfQuarter(int quarter);
}

// 文件名: Hockey.java
public interface Hockey extends Sports
{
public void homeGoalScored();
public void visitingGoalScored();
public void endOfPeriod(int period);
public void overtimePeriod(int ot);
}

Hockey接口自己声明了四个方法,从Sports接口继承了两个方法,这样,实现Hockey接口的类需要实现六个方法。

相似的,实现Football接口的类需要实现五个方法,其中两个来自于Sports接口。

接口的多继承

在Java中,类的多继承是不合法,但接口允许多继承。

在接口的多继承中extends关键字只需要使用一次,在其后跟着继承接口。 如下所示:

public interface Hockey extends Sports, Event
以上的程序片段是合法定义的子接口,与类不同的是,接口允许多继承,而 Sports及 Event 可能定义或是继承相同的方法

标记接口

最常用的继承接口是没有包含任何方法的接口。

标记接口是没有任何方法和属性的接口.它仅仅表明它的类属于一个特定的类型,供其他代码来测试允许做一些事情。

标记接口作用:简单形象的说就是给某个对象打个标(盖个戳),使对象拥有某个或某些特权。

例如:java.awt.event 包中的 MouseListener 接口继承的 java.util.EventListener 接口定义如下:

1
2
3
package java.util;
public interface EventListener
{}

没有任何方法的接口被称为标记接口。标记接口主要用于以下两种目的:

  • 建立一个公共的父接口:
    正如EventListener接口,这是由几十个其他接口扩展的Java API,你可以使用一个标记接口来建立一组接口的父接口。例如:当一个接口继承了EventListener接口,Java虚拟机(JVM)就知道该接口将要被用于一个事件的代理方案。

  • 向一个类添加数据类型:
    这种情况是标记接口最初的目的,实现标记接口的类不需要定义任何接口方法(因为标记接口根本就没有方法),但是该类通过多态性变成一个接口类型。

Java 封装

Posted on 2019-06-05 | In java , 基础知识 |
Words count in article: 386 | Reading time ≈ 1

Java 封装

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中,封装(英语:Encapsulation)是指一种将抽象性函式接口的实现细节部份包装、隐藏起来的方法。

封装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保护屏障,防止该类的代码和数据被外部类定义的代码随机访问。

要访问该类的代码和数据,必须通过严格的接口控制。

封装最主要的功能在于我们能修改自己的实现代码,而不用修改那些调用我们代码的程序片段。

适当的封装可以让程式码更容易理解与维护,也加强了程式码的安全性。

封装的优点

  1. 良好的封装能够减少耦合。

  2. 类内部的结构可以自由修改。

  3. 可以对成员变量进行更精确的控制。

  4. 隐藏信息,实现细节。

实现Java封装的步骤

  1. 修改属性的可见性来限制对属性的访问(一般限制为private)

  2. 对每个值属性提供对外的公共方法访问,也就是创建一对赋取值方法,用于对私有属性的访问,例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public class Person{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
public int getAge(){
return age;
}
​
public String getName(){
return name;
}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this.age = age;
}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

采用 this 关键字是为了解决实例变量(private String name)和局部变量(setName(String name)中的name变量)之间发生的同名的冲突。

Java 抽象类

Posted on 2019-06-05 | In java , 基础知识 |
Words count in article: 1.3k | Reading time ≈ 5

Java 抽象类

在面向对象的概念中,所有的对象都是通过类来描绘的,但是反过来,并不是所有的类都是用来描绘对象的,如果一个类中没有包含足够的信息来描绘一个具体的对象,这样的类就是抽象类。

抽象类除了不能实例化对象之外,类的其它功能依然存在,成员变量、成员方法和构造方法的访问方式和普通类一样。

由于抽象类不能实例化对象,所以抽象类必须被继承,才能被使用。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通常在设计阶段决定要不要设计抽象类。

父类包含了子类集合的常见的方法,但是由于父类本身是抽象的,所以不能使用这些方法。

在Java中抽象类表示的是一种继承关系,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而一个类却可以实现多个接口。

抽象类

在Java语言中使用abstract class来定义抽象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 文件名 : Employee.java */
public abstract class Employee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address;
private int number;
public Employee(String name, String address, int number)
{
System.out.println("Constructing an Employee");
this.name = name;
this.address = address;
this.number = number;
}
public double computePay()
{
System.out.println("Inside Employee computePay");
return 0.0;
}
public void mailCheck()
{
System.out.println("Mailing a check to " + this.name
+ " " + this.address);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name + " " + address + " " + number;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String getAddress()
{
return address;
}
public void setAddress(String newAddress)
{
address = newAddress;
}
public int getNumber()
{
return number;
}
}

注意到该 Employee 类没有什么不同,尽管该类是抽象类,但是它仍然有 3 个成员变量,7 个成员方法和 1 个构造方法。 现在如果你尝试如下的例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文件名 : AbstractDemo.java */
public class Abstrac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
/* 以下是不允许的,会引发错误 */
Employee e = new Employee("George W.", "Houston, TX", 43);

System.out.println("\n Call mailCheck using Employee reference--");
e.mailCheck();
}
}

当你尝试编译AbstractDemo类时,会产生如下错误:

1
2
3
4
Employee.java:46: Employee is abstract; cannot be instantiated
Employee e = new Employee("George W.", "Houston, TX", 43);
^
1 error

继承抽象类

我们能通过一般的方法继承Employee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 文件名 : Salary.java */
public class Salary extends Employee
{
private double salary; //Annual salary
public Salary(String name, String address, int number, double
salary)
{
super(name, address, number);
setSalary(salary);
}
public void mailCheck()
{
System.out.println("Within mailCheck of Salary class ");
System.out.println("Mailing check to " + getName()
+ " with salary " + salary);
}
public double getSalary()
{
return salary;
}
public void setSalary(double newSalary)
{
if(newSalary >= 0.0)
{
salary = newSalary;
}
}
public double computePay()
{
System.out.println("Computing salary pay for " + getName());
return salary/52;
}
}

尽管我们不能实例化一个 Employee 类的对象,但是如果我们实例化一个 Salary 类对象,该对象将从 Employee 类继承 7 个成员方法,且通过该方法可以设置或获取三个成员变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文件名 : AbstractDemo.java */
public class Abstrac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
Salary s = new Salary("Mohd Mohtashim", "Ambehta, UP", 3, 3600.00);
Employee e = new Salary("John Adams", "Boston, MA", 2, 2400.00);

System.out.println("Call mailCheck using Salary reference --");
s.mailCheck();

System.out.println("\n Call mailCheck using Employee reference--");
e.mailCheck();
}
}

以上程序编译运行结果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Constructing an Employee
Constructing an Employee
Call mailCheck using Salary reference --
Within mailCheck of Salary class
Mailing check to Mohd Mohtashim with salary 3600.0

Call mailCheck using Employee reference--
Within mailCheck of Salary class
Mailing check to John Adams with salary 2400.

抽象方法

如果你想设计这样一个类,该类包含一个特别的成员方法,该方法的具体实现由它的子类确定,那么你可以在父类中声明该方法为抽象方法。

Abstract 关键字同样可以用来声明抽象方法,抽象方法只包含一个方法名,而没有方法体。

抽象方法没有定义,方法名后面直接跟一个分号,而不是花括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public abstract class Employee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address;
private int number;

public abstract double computePay();

//其余代码
}

声明抽象方法会造成以下两个结果:

  • 如果一个类包含抽象方法,那么该类必须是抽象类。
  • 任何子类必须重写父类的抽象方法,或者声明自身为抽象类。
    继承抽象方法的子类必须重写该方法。否则,该子类也必须声明为抽象类。最终,必须有子类实现该抽象方法,否则,从最初的父类到最终的子类都不能用来实例化对象。

如果Salary类继承了Employee类,那么它必须实现computePay()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文件名 : Salary.java */
public class Salary extends Employee
{
private double salary; // Annual salary

public double computePay()
{
System.out.println("Computing salary pay for " + getName());
return salary/52;
}

//其余代码
}

抽象类总结规定

  1. 抽象类不能被实例化(初学者很容易犯的错),如果被实例化,就会报错,编译无法通过。只有抽象类的非抽象子类可以创建对象。

  2. 抽象类中不一定包含抽象方法,但是有抽象方法的类必定是抽象类。

  3. 抽象类中的抽象方法只是声明,不包含方法体,就是不给出方法的具体实现也就是方法的具体功能。

  4. 构造方法,类方法(用 static 修饰的方法)不能声明为抽象方法。

  5. 抽象类的子类必须给出抽象类中的抽象方法的具体实现,除非该子类也是抽象类。

Java 多态

Posted on 2019-06-05 | In java , 基础知识 |
Words count in article: 989 | Reading time ≈ 4

Java 多态

多态是同一个行为具有多个不同表现形式或形态的能力。

多态就是同一个接口,使用不同的实例而执行不同操作

多态的优点

  1. 消除类型之间的耦合关系
  2. 可替换性
  3. 可扩充性
  4. 接口性
  5. 灵活性
  6. 简化性

多态存在的三个必要条件

  1. 继承
  2. 重写
  3. 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比如:

Parent p = new Child();

当使用多态方式调用方法时,首先检查父类中是否有该方法,如果没有,则编译错误;如果有,再去调用子类的同名方法。

多态的好处:可以使程序有良好的扩展,并可以对所有类的对象进行通用处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how(new Cat()); // 以 Cat 对象调用 show 方法
show(new Dog()); // 以 Dog 对象调用 show 方法

Animal a = new Cat(); // 向上转型
a.eat(); // 调用的是 Cat 的 eat
Cat c = (Cat)a; // 向下转型
c.work(); // 调用的是 Cat 的 work
}

public static void show(Animal a) {
a.eat();
// 类型判断
if (a instanceof Cat) { // 猫做的事情
Cat c = (Cat)a;
c.work();
} else if (a instanceof Dog) { // 狗做的事情
Dog c = (Dog)a;
c.work();
}
}
}

abstract class Animal {
abstract void eat();
}

class Cat extends Animal {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吃鱼");
}
public void work() {
System.out.println("抓老鼠");
}
}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吃骨头");
}
public void work() {
System.out.println("看家");
}
}
1
2
3
4
5
6
吃鱼
抓老鼠
吃骨头
看家
吃鱼
抓老鼠

虚函数

虚函数的存在是为了多态。

Java 中其实没有虚函数的概念,它的普通函数就相当于 C++ 的虚函数,动态绑定是Java的默认行为。如果 Java 中不希望某个函数具有虚函数特性,可以加上 final 关键字变成非虚函数。

重写

我们将介绍在 Java 中,当设计类时,被重写的方法的行为怎样影响多态性。

我们已经讨论了方法的重写,也就是子类能够重写父类的方法。

当子类对象调用重写的方法时,调用的是子类的方法,而不是父类中被重写的方法。

要想调用父类中被重写的方法,则必须使用关键字 super。

其实就是跟c++类似,要用父类的被重写的就要前面加个类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文件名 : Employee.java */
public class Employee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address;
private int number;
public Employee(String name, String address, int number) {
System.out.println("Employee 构造函数");
this.name = name;
this.address = address;
this.number = number;
}
public void mailCheck() {
System.out.println("邮寄支票给: " + this.name
+ " " + this.address);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name + " " + address + " " + number;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String getAddress() {
return address;
}
public void setAddress(String newAddress) {
address = newAddress;
}
public int getNumber() {
return number;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文件名 : Salary.java */
public class Salary extends Employee
{
private double salary; // 全年工资
public Salary(String name, String address, int number, double salary) {
super(name, address, number);
setSalary(salary);
}
public void mailCheck() {
System.out.println("Salary 类的 mailCheck 方法 ");
System.out.println("邮寄支票给:" + getName()
+ " ,工资为:" + salary);
}
public double getSalary() {
return salary;
}
public void setSalary(double newSalary) {
if(newSalary >= 0.0) {
salary = newSalary;
}
}
public double computePay() {
System.out.println("计算工资,付给:" + getName());
return salary/52;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文件名 : VirtualDemo.java */
public class Virtual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
Salary s = new Salary("员工 A", "北京", 3, 3600.00);
Employee e = new Salary("员工 B", "上海", 2, 2400.00);
System.out.println("使用 Salary 的引用调用 mailCheck -- ");
s.mailCheck();
System.out.println("\n使用 Employee 的引用调用 mailCheck--");
e.mailCheck();
}
}
1
2
3
4
5
6
7
8
9
Employee 构造函数
Employee 构造函数
使用 Salary 的引用调用 mailCheck --
Salary 类的 mailCheck 方法
邮寄支票给:员工 A ,工资为:3600.0

使用 Employee 的引用调用 mailCheck--
Salary 类的 mailCheck 方法
邮寄支票给:员工 B ,工资为:2400.0

多态的实现方式

方式一:重写

方式二:接口

方式三:抽象类和抽象方法

Java 重写(Override)与重载(Overload)

Posted on 2019-06-05 | In java , 基础知识 |
Words count in article: 1.2k | Reading time ≈ 4

Java 重写(Override)与重载(Overload)

重写(Override)

外壳不变,核心重写!

在面向对象原则里,重写意味着可以重写任何现有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class Animal{
public void move(){
System.out.println("动物可以移动");
}
}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public void move(){
System.out.println("狗可以跑和走");
}
}

public class TestDog{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nimal a = new Animal(); // Animal 对象
Animal b = new Dog(); // Dog 对象

a.move();// 执行 Animal 类的方法

b.move();//执行 Dog 类的方法
}
}

在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尽管b属于Animal类型,但是它运行的是Dog类的move方法。

这是由于在编译阶段,只是检查参数的引用类型。

然而在运行时,Java虚拟机(JVM)指定对象的类型并且运行该对象的方法。

因此在上面的例子中,之所以能编译成功,是因为Animal类中存在move方法,然而运行时,运行的是特定对象的方法。

Read more »

1…222324…38
zzm99

zzm99

372 posts
40 categories
3 tags
GitHub
0%
© 2020 zzm99 | Site words total count: 409.1k
Powered by Hexo
|
Theme — NexT.Gemini v5.1.4